首個“新國潮購物中心”全新亮相!
2024-01-05一條長安街,半部建工史
日前
從長安街走來的北京建工
歷經425天的匠心雕琢
完成長安街沿線
國內首個“新國潮購物中心”
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的煥新亮相
再度提交一份城市有機更新的亮麗答卷
在十里長街側畔續(xù)寫著新時代的輝煌征程
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地處王府井大街南口,其前身是由北京建工始建的北京飯店(二期),總建筑面積為7.8萬平方米,共9層。近年來,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和深度變化,傳統(tǒng)商場的業(yè)態(tài)和風格定位逐漸無法適應“Z世代”青年人等主流消費群體的休閑娛樂需求,項目的改造提升進入日程。2023年初,項目作為北京市50項集中開工重大項目之一正式啟動,改造施工同樣由北京建工承擔。如何在保證建筑內部主體框架結構的前提下,讓“金色潮流盒子”、“中國核、潮流殼”的前沿設計思維成功落地,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商圈打造北京首個“新國潮購物中心”和“網紅打卡地”,成為跑步進場的北京建工項目團隊開局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“這個工程的施工就像開盲盒”,看著如今商場熙熙攘攘的人流,北京建工項目經理劉斌如數家珍:“里面的每處建筑都像是一個個時尚單品。所以我們的施工,要完美掌握設計意圖,反復確認樣板效果,格外注重材料選擇,只有耐下性子、精心研磨、精細施工,才能完美呈現設計理念,實現‘所見即所得’。”絢麗奪目的色彩、動感流暢的線條、設計感拉滿的“國潮+賽朋”風,在新年開業(yè)的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,光影交錯、青春蓬勃、時尚潮流的背后,處處都是北京建工“城市改造家”們的匠心獨運。
商場B1、B2層的主題造型區(qū)域,是項目團隊的“核心挑戰(zhàn)”之一。在這里,一座具有老北京傳統(tǒng)特色造型的牌樓——“元市口”,在燈光效果的襯托下浮現出賽博朋克的效果,近旁融合光影藝術的“日唇廣場”和按照新式美學構建的“乾坤坊”,則呈現出無邊界、無壁壘的未來共創(chuàng)空間。為了能夠完美還原工程的視覺造型效果,項目團隊用超長時間、大量材料的比選建立起一套“材料臺賬”,同時明確了“元市口”的“銀絲古建”和“乾坤坊”的鋁板雕藝等技術應用,通過效果圖的分解和異型深化設計,項目團隊因地制宜,推進構件的深化加工,通過樣板引路觀測加工精度。安裝施工中,為確保安裝交接界面完整連貫,項目團隊聘請了手藝精湛的匠作“老師傅”進行“最精”把關,確保了前沿的新國潮造型“所見即所得”。
“元市口”的考驗只是高度復雜的改造工程的縮影。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改造工程的造型設計運用了大量復雜異型、曲面,九層的建筑物,每層都承載不同的設計理念,特點各異,每一個空間都擁有獨特的色彩基調,工程裝修面層材料多達479種,其中90%為異型,只有10%采用常規(guī)標準材料,地下部分各種類型的吊件有145種,僅不銹鋼踢腳線就有5種樣式。多樣、量少、難尋且非標準化的裝飾材料成為項目團隊推進改造施工的必答題。為此,項目團隊不斷豐富“材料臺賬”,搜集各方關于材料、材質,按照材料到位和加工情況排布不同部位的穿插施工,確保以最優(yōu)效率推進裝修改造的進展。
建筑中庭的側裙部位,也是項目團隊要啃的一塊“硬骨頭”。由于建筑每層的層高各不相同,同層不同部位弧度各異,起初采用的鋁板焊接,始終無法在陰陽角部位完美實現圖紙效果,為此,項目團隊展開技術攻堅,經過多套方案的比對和材料的比選,項目團隊決定,將鋁板變?yōu)殇X方管,總長440米的鋁造型條板,按照2米一段的鋁方管收尾接伸,完成敷設,完美實現了每段弧度均不相同,整體觀感美而不亂。
存留城市肌理、保存城市記憶、實現有機更新,在首都北京減量化發(fā)展的大背景下,北京建工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理念,以全產業(yè)鏈硬核實力和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的鐵軍擔當,全方位、全場景推進高質量城市有機更新的落地實施,從承載首都城市記憶的體育地標新工體煥新重生,到勁松114號樓開創(chuàng)老舊小區(qū)改造共商共治“勁松模式”,從興發(fā)水泥廠等工業(yè)遺跡的煥新蝶變,到王府井“新國潮購物中心”的浪漫重生,賦城市予歷史、給民生以溫度,北京建工,正不懈奮進。
?
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工程,首次完成新中國“十大建筑”修復改造建設案例,以城市體育地標帶動區(qū)域高質量發(fā)展。
勁松114號樓改建項目,北京首例以“四方共擔”模式完成危舊樓房改建的案例,為精細化、可持續(xù)、可推廣的危舊住宅更新提供建工智慧、建工方案、建工力量。
金隅興發(fā)地塊科研樓及附屬設施項目,老舊工業(yè)建筑的煥新蝶變,懷柔科學城的“皇冠明珠”。
西總布·時空集,北京首批市屬國企參與的申請式退租項目,守護老城歷史記憶,保留城市肌理,實現片區(qū)整體保護性修繕、恢復性修建和有機更新。
本文圖片及文字版權歸北京建工所有,轉載請注明來源!
內容策劃:北京建工黨委宣傳部